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 >> 办公下载
保护视力色:
关于促进林业经济融合发展实施"五百工程"的意见
录入者: 市林业局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288-sb.com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17-01-04 字号:[ ]

各区县(市)农林局,东钱湖经发局,市林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高水平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甬党发〔2016〕5号)和《宁波市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精神并结合我市林业资源禀赋,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为延长林业产业链条,大力推进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施林业经济融合发展"五百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融合发展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林业经济发展必然也要遵循。只有通过融合发展,才能将丰富的林业资源整合起来进而形成合力,创新业态形式、协调产业平衡、供给绿色产品、寻求开放合作、共享生态文明,提高社会对林业的认知度,让林业为我市高水平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二)融合发展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市林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林业三次产业持续稳定向好,尤其是第三产业连年快速发展,成为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之一。林业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客观上要与传统林业产业相结合,必须充分利用优质森林资源,利用森林资源提供的生态背景或产业基础,融入休闲、体验、电商等全新的产业形式,全面延长林业产业链条,亟需打通林业一二三产之间的壁垒。因此,融合发展是林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经济"新常态"下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抓手之一。

  (三)融合发展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必然需求。通过大力倡导融合发展,使全社会认识到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取得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激发人们关注森林、热爱森林、融入森林、保护森林的情感,继而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新资源。

  二、工作内容与目标

  立足我市丰富优质的森林资源和林特产业基础,推动林业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森林资源集聚区、林特产业基地为建设重点区域,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五百工程",创建100个森林驿站、100个森林步道、100个森林氧吧以及100个"三园"(最美茶园、最美果园、最美花园),评定100家现代林业经营主体。

  (一)森林健康养生园建设工程

  以我市优质森林资源为背景,充分发挥大森林的旅游、康养、生态文明宣教等功能,为民众提供自然的健康养生场所。

  1.森林旅游工程。创建森林驿站,使之成为赴林区旅游游客的中转站、补给站,改善游客林区旅游体验。

  2.森林健身工程。创建森林步道,完善基础设施、设备,突出山地运动特色,为民众提供山地健身场所。

  3.森林养生工程。创建森林氧吧,充分发挥森林养生功能,为游客提供森林"绿肺"。

  (二)林特休闲体验园建设工程

  以我市林特产业生产基地为基础,通过环境、景观、设施、设备或品种的升级改造,便于民众进园开展各种采摘、品尝、欣赏等农事活动,提升体验感。

  1.茶园景观提升工程。改变茶园单一种植模式,提升茶园景观效果和体验效果,创建最美茶园。

  2.果园休闲体验配套设施提升工程。修建或提升果园内便于游客休闲、体验的设施,创建最美果园。

  3.花园观赏品质提升工程。通过花卉品种结构或种植模式调整,延长花期,改进观赏效果,创建最美花园。

  (三)林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工程

  林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支持林业经营主体发展,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参观考察等活动,不断提高主体的规模化、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培育100家林业龙头企业、林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和示范性家庭林场。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地要高度认识林业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今后林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并作为林业精准扶贫、促进林农增收工作的重要抓手。"五百工程"已经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林业发展责任状考核中,各地要周密部署,确保全面完成创建计划。

  (二)加强指导。各地要深入理解林业经济融合发展的精神实质和"五百工程"的创建与评定要求,动员、指导有关镇(乡、街道)、村和单位开展创建工作,有条件的地区整合本地项目资金予以支持。

  (三)扩大宣传。林业经济融合发展是"十三五"期间林业产业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向社会展示优质森林资源和林特产品的重要窗口,各地要加强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形式扩大影响,吸引人们走近森林。


  288-sb.com

  2017年1月3日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